1. 目标定位

面向国家能源战略,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,突出油气储运特色,对标国际一流实验室,引进油气储运工程领域高精尖技术与装备,以“工艺”与“安全”相结合的主线,建设工艺最全、实验介质最广、压力等级最高,覆盖深水、陆地多种环境为目标的复杂、智慧油气储运安全实验室,硬件和软件水平达到世界先进。经过3-5年的建设,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。

2. 建设规划

建设服务于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油气储运工程创新引智基地,针对在涉及完整性管理方面的油气储运设施本质安全保障、健康诊断、油气储运事故演化与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基础、研究积累和国际一流研究水平间的差异,瞄准与夯实国际顶尖科学家及其团队间的实质合作,邀请该领域国际大家:丹麦科学院院士Peter Vilhelm Nielsen教授,加拿大管道领域首席科学家Frank教授为创新引智项目的学术大师,邀请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John Chai教授、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Alan Murray教授、加拿大国家能源局(NEB)完整性管理团队的Joe Paviglianiti教授、美国塔尔萨大学Siamack A Shirazi教授、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Jerzy A. Szpunar教授、挪威科技大学Afrooz Barnoush教授、加拿大Desjardins公司总裁Guy DesjardinsCM Technologies (Unicoh)副总裁Cheolho Kang为骨干的核心人员团队,建成油气储运安全高端智库创新引智基地,提升实验室的国际化水平。

在人才培养方面,依托该创新平台,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,形成以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长江学者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核心的创新团队;建立设备配套齐全的实验研究与教学体系,强化本科生培养优势,提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,为能源领域培养满足国内外需求的高层次人才。

在科研方面,针对油气管道和储运设施所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、内部流体介质高危等苛刻条件,开展油气管道等设施的材料和结构的可靠性、油气储运设施腐蚀防护、以及管道内流体单相和多相流动保障等研究工作,形成油气储运设施本质安全保障体系。开展油气储运设施腐蚀缺陷等损伤的检测与预测、油气管道泄漏监测以及剩余强度评价等研究工作,形成油气储运设施健康诊断技术体系。开展油气泄漏后流散、扩散、燃烧和爆炸动力学演化、油气储运事故污染控制与处置等研究工作,形成油气储运事故演化与控制技术体系。